当前位置:圣安小说>历史军事>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357章 识字扫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7章 识字扫盲(2 / 2)

华北油田最高生产年份达到了一千多万吨,此时五个油井的产量一年下来仅仅占了个零头。无奈,油井有限。京津地区建起了众多的战车工厂、空指中心、后勤装备中心等,北平还有两座科技中心,天津周边还有造船工厂。到处需要建设。有了这五个油井一天1200吨的产出,加上煤化油和进口的油料就足够缓解战区的压力了。

经过精炼车间的提炼,各类汽油、柴油滚滚而出,就连解析出的沥青也可以直接利用,用作道路建设。在战时不紧张,留出军用储备的时候,战区内的油料资源还有了余力挪作民用。

有了这处油田稳定的供应,而且随时可能加大产量,孟享也不再惧怕鬼子来袭。钢铁和汽油拼凑的战争机器就可以碾碎一切来犯之敌。

虽然有了油料,孟享还是采取了一些节约的措施。训练和民用的燃油动力尽量是采用功效高,耗油低的发动机。各工厂的柴油动力也鼓励用电动机来代替。为此,电网在基地的帮助下,正在覆盖到每个县城乡镇。一些就近的村庄也可以通电了。当电灯的光亮划破沉寂了数千年的村庄黑夜的时候,很多村子的百姓兴高采烈的守着电灯待了一晚上。

由于价格的因素,百姓家里按不起电灯用不起电,很多村庄唯一的灯泡就是在村民代表委员会的办公场所。

“通了电,却用不起电,用不起灯,那不是白通了吗?”孟享也是哭笑不得,老百姓一到晚上,就抹黑***,哪里需要什么电灯。

“物质精神都要抓呀!”孟享此时才理解那些后世的口号的含义。

此时进入了冬天。组织室外活动还不如组织劳动,修整各村的道路、沟渠。另外,认字脱盲也是让百姓睁眼看世界的有效途径。

“先认字扫盲!”孟享的一句指示,各村镇上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扫盲班。这条指示并没有强迫,只是加了条件。但凡认识两千个字,能写一百个字,会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计算,通过了脱盲考试要求的,每年春节的时候分十斤粮食的规定而已。

十斤粮食可是不小的数目,一时间各地的百姓纷纷踊跃报名。不用教员督促,自己就开始主动学认字。

“我去找村里的学习班认字去了。”焦崇礼对着屋里边的妻子招呼一声,放下碗筷就要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