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圣安小说>历史军事>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434章 中原大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4章 中原大捷(2 / 2)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p>

“先锋军的12军在想南***,已经过了郸城,他们的目标似乎是项城和界首。”此时天空中,虽然日军二百多架的飞机在苦撑,但空中侦察却一直也没有停止,很快传来了最新情报。

“项城?”杉山元吃了一惊。12军向南的意图很明显,是打算切断第5、13师团的后路。

“先锋军第二集团军的30军正攻向宿州。”后续的情报接着传来。土肥原贤二的情报机构也在启动了庞大的情报网,搜寻者先锋军动向的情报。

“他们的速度太快了!”杉山元首先冒出了这样的念头。前几天,这些军队还都在很远的地方。在郑州附近只有一个57军,但现在却好像是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的军队。难道他们是采用瞒天过海之计,早就过来了?

他不知道的是,除了机械化部队是漫天过海的早就过来了。其他的军队都是紧急调遣过来的。

一开始的时候,各军队的调动就已经准备到位了。进攻的命令一下,津浦铁路、平汉铁路两条大动脉就不断的运送人员,陇海线还时不时的穿插补充。在精密的运转协调下,数十列火车在不断的调运士兵。而武器弹药的供给早就在前线秘密到位了。此时郑州的铁路桥早就通车,若不是许昌的铁路线还在抢修,估计先锋军的军队可以直接开到漯河城下。

不过剩下的这段路由卡车运送,一样是便捷,即使很多人员依旧步行,但武器弹药和装备却是早早的拉着到了前线。行军轻便了许多。摩托化的运转,直接把后方的后勤和前线连接到了一起。先锋军磨合的现代化的后勤体系初见成效。

这种磨练一点都不必前线打仗轻松,王庚熬得两眼通红,三天三夜了没睡一点觉。

尤其是一开始的56军和57军,快速的运输使得他们及时冲了上来,把第9和第16师团围在了那里。等到中午的时分,两个师团周围已经被围困的水泄不通,再也没有可以投机冲破的地方了。

而他们两个军的目标显然也不仅仅是这两个师团。杉山元看着地图上标注的红点,不由心中有些发凉。

57军还在和伏牛山上冲下来的队伍一起围困漯河的106师团,56军和12军在打算围困第5和第13师团,而54军的机械化部队和教导队的装甲部队在四处穿插,钢铁碾碎了一块块的硬骨头。同时另一个方向冲过来的30军在和12军围困着毫州的第三师团。不知不觉间,先锋军已经开始布局整个中原和两淮了。

“通知第9和第16师团,攻击不要停歇,一直到最后一个人为止。”杉山元此时挂满了血丝的眼睛透着一丝疯狂。

但他的意思却是很明显。本来打算让两个师团坚持到天黑以后再想办法,或者等到第一批援军赶到,但随着先锋军的布置越来越明显,恐怕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在大别山、桐柏山等地的中央军也开始活动,把14师团拖住了。第3师团又被12军和30军压制住,这使得援军只能指望比较近的27师团和36师团。但没有铁路,他们刚到这里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甚至还要多。比起先锋军的速度来,差了很远。

而且即使他们赶到,长途疲惫,也不一定能直接投入战斗。这使得杉山元心中又冷了几分。

“给他们六个小时!”

第9和第13师团听到这个命令也知道这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熬不过去,就意味着将被放弃。

最后的希望刺激的他们眼睛都赤红了,但战斗力的提升在冰冷无情的钢铁面前,并没有赚到什么便宜,反而因为鬼子无视子弹的死命冲锋使得先锋军更加的省力,只需要多消耗一些机枪弹药而已。他们的速度再快,或许能赶快过拉普通步枪枪栓的速度,但绝对不如机枪和索米的自动机的节奏。

而火炮一样没有停止,倒是火箭炮部队时断时续,不过这一轮轮的火山爆发式的轰击已经烤干了对面第5和第13师团的最后一点信心。攻了一天一夜,一步都没有踏过去。

战况随着太阳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加的灼热。生命最后时刻绽放的灿烂的激情之花也被那一团团喷溅而出的血花遮蔽的黯淡了下来。死亡才是战场永远不变的主旋律。

绽放死亡之花的不仅仅是中原和两淮。当山西的鬼子调动起来,骚扰先锋军背后的时候,孙立人的新一军和虎八的新八军除了部分军队从三面困住了太原外,其他则是继续下冲,新八军一路连克太谷和祁县,直逼平遥,孙立人的新一军则是攻克了交城,文水,直击汾阳。如此,更是把109师团剩下的部队直接困在了太原城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